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技术 » 注意事项 » 正文

    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生产也要重销售(图)

    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03-22  浏览次数:845
    核心提示:为解决农牧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,确保农牧民增收致富,实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当务之急。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为例,近年来该旗大力推动土地流转,出台政策扶持建设合作社,种植经济林,人工种草,养殖肉驴和优质基础母羊、优质基础母牛等,成效显著。但近日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,巴林右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重生产、轻销售问题比较突出,影响了农牧业生产效益提升。一是农畜产品品质不

      为解决农牧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,确保农牧民增收致富,实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当务之急。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为例,近年来该旗大力推动土地流转,出台政策扶持建设合作社,种植经济林,人工种草,养殖肉驴和优质基础母羊、优质基础母牛等,成效显著。但近日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,巴林右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“重生产、轻销售”问题比较突出,影响了农牧业生产效益提升。

      一是农畜产品品质不高,缺少市场竞争力。目前,农牧民在传统自然经济习惯影响下,只注重生产,忽视销售,生产了很多数量、质量和品种都不太符合市场需要的农畜产品,不好卖,不挣钱甚至亏本,农牧业产业系统链难形成。

      二是农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,受制于人的现状仍存在。只有建立和打造自己的品牌、自己的销售渠道,才能使农牧产业规避市场风险,从而赢得市场竞争。但目前巴林右旗农畜产品品类多、散、小,基本没有大品牌,更无固定销售渠道,即便有好的产品,也卖不出好价钱。

      三是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,真正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没有普遍建立。目前,巴林右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10家,数量不少,但质量不高,大都是自己干而不是合着干,只有不到20%左右合作社处于正常运营状态,农牧民出售农畜产品时待价而沽、竞相压价的现象时有发生,很难形成稳定的市场和产业。

      要顺利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,实现农牧业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,建议:

     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。赢得“市场”的基本策略有两个:一是市场营销,通过价格和品质的比较优势取得竞争优势;二是市场创造,创造新客户或创造客户新需求,开发出新市场。一定要形成这样的共识:农畜产品必须走由中低端产品,向中高端提升。

      坚持系统打造原则,全产业链同步规划建设。通过政府推动、市场拉动、全民参与的方式,打造从产地到餐桌,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、全营销链。

      实施企业化管理。政府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:起初由政府强力推动和扶持是十分必要的,帮助农牧民打造一个具有盈利能力的企业经营系统,当这个系统运行平稳后,政府一定要退出,把这个系统工程交由相关企业或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来运作。

      建立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和合作组织。采取政府推动、群众自愿、全社会参与原则,在加工包装、运输物流、配送销售等经营各环节建立合作组织,从而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有效连接这个瓶颈问题。

      坚持整合兼容原则,进行品牌打造。整合各个行业资源和各项国家政策;把当前农村牧区重点工作统筹部署,一体化推进,尤其是脱贫攻坚,更要纳入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工程中,统筹考虑。整合肉牛、肉羊、杂粮杂豆主导产业,兼营猪、鸡、鹅、大米、优质牧草等相关产品,打造提升品牌。同时为文化和旅游产业预留接口,实现农牧产业和文化旅游两大产业互通互容。

     
     
    [ 技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     

     
    推荐图文
    推荐技术
    点击排行